读书笔记-意大利文化简史

《意大利文化简史》王军,王苏娜著,外研社,2009

知识点摘录与总结,配图除特别说明外,均来源于网络。

1. 古代文明

1.1 古希腊文明

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摇篮,直接影响西方世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艺术文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均来源于此。

克里特文明

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斯爵士发现克诺萨斯遗址。

克里特岛位于希腊,小亚和埃及之间,岛上木材丰富,便于造船开展海上贸易,5天到达埃及。

米诺斯文明 (2000BC-1400BC),名称源于古希腊神话克里特国王米诺斯的名字。克里特文明有两种文字,甲种线形文字和乙种线形文字,前者至今无人破译,后者即为古希腊文字。

迈锡尼文明

1400BC, 火山和海啸,克里特文明湮灭。居住在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人,距离仅100km,占领岛屿,继承该文明。

1600BC-1200BC 到达鼎盛,武士阶级,城市设有王城,主要从事农牧业。

贸易开始发展至黑海地区,入口城市特洛伊成为贸易阻碍,特洛伊战争的真正原因 (记载于荷马《伊利亚特》)

黑暗时代

1200BC, 希腊北部多利亚人(Dori)南下(希腊神话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后代,组织严密,英勇善战),势力曾远及克里特岛。其对斯巴达影响较大,使该城始终保持军事寡头政治统治的特征。

多利亚人文明程度相对较低,一般认为其入侵后数百年是古希腊文明的黑暗时代,但也可能是其将重要的冶铁技术引入希腊。

重要的相关神话

  1. 米诺斯国王的牛头人儿子米诺陶洛斯,被关闭在迷宫中。雅典每年需要贡献童男童女各7名。雅典国王爱琴(Ego,埃勾斯)儿子忒修斯(Tesco)在米诺斯女儿阿里阿德涅(Arianna)的帮助下诛杀米诺陶洛斯。

  2. 忒修斯和父亲约定,若杀死米诺陶洛斯返航将黑帆挂为白帆。忒修斯带阿里阿德涅返回雅典,半路将其遗弃。忒修斯忘记换白帆,埃勾斯误以为儿子已死,跳海自杀。爱琴海(Mar Egeo)的由来。

  3. 忒修斯走出迷宫的线团由代达洛斯(迷宫的设计者)提供。米诺斯国王将代达罗斯父子关押。两人用米拉制作翅膀,儿子伊卡洛斯(Icarus)心高气傲飞得太高,双翼融化溺毙。

  4. 忒修斯返航的船在雅典保留很久,不断用新木料替换更新,保持主体结构不变。在西方文化,保持主体,修改局部的行为因此被称为“忒修斯的船”(la nave di Teseo)。

  5. 《伊利亚特》取材自特洛伊战争。特洛伊小王子帕里斯掠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妻子海伦(Elena)。墨涅拉俄斯寻求迈锡尼国王阿迦门农的支持,联合各希腊王国向特洛伊宣战,9年攻城不利。第10年,阿迦门农与阿喀琉斯发生激烈冲突(战利品分配不均),后者拒绝出战,希腊联军损失惨重。阿喀琉斯好友帕特洛克里斯披上前者战甲,被特洛伊国王长子赫克托耳杀死。好友殒命,阿喀琉斯斩杀赫克托耳,但惹恼了赫克托耳的保护神阿波罗。阿波罗射中阿喀琉斯脚踵,致其死亡。 阿喀琉斯之踵(Tallone di Achille)意为“致命的弱点”,未入冥河浸泡。

  6. 《奥德赛》另一部荷马史诗,讲述特洛伊战争后,英雄奥德修斯(Odissea)艰难返乡(10年)。奥德修斯是伊塔刻(Itaca)国王,木马计设计者。特洛伊的保护神们憎恨奥德修斯,在其返乡途中不断加害。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海神波塞冬之子)-> 风王艾奥罗斯 ->海妖赛壬-> 海怪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神女卡吕普索7年挽留。奥德修斯妻子珀涅罗珀(Penelope)苦等丈夫20年,拒绝无数的求婚者。在丈夫杳无音信的情况下,她被迫要在求婚者(也是觊觎王位者)中选择一位新的配偶。奥德修斯恰巧返回,乔装成乞丐,混入王宫,向妻子的求婚者们提出挑战,比试箭法。战胜所有的对手,与妻儿相认,保住财产和王位。

1.2 希腊城邦国和希腊殖民地

因半岛多山,交通不便,各人类聚居区相对独立,并逐渐形成独立邦国,且几乎全部位于沿海。各城邦及其周边农村构成一个”Polis”,拥有独立政府,法律,军队。城邦内公共事务被称为“politicus”。各国政治独立,但语言文化相同/通,被视为同一个民族。

2. 中世纪文明

神圣罗马帝国与基督教文化

神罗诞生 (800 AD)

基督教已在欧洲不同民族间相当普及,罗马教会保持崇高微信。加洛林家族的法兰克王查理需要罗马主教的支持,有助于维持统治;同样,罗马主教需要查理保护。

公元799年,教皇利奥三世被罗马人民驱逐,查理立即南下支援,恢复权位。800 AD,教皇授予查理皇冠,以上帝名义宣布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查理大帝的加冕仪式

东罗马帝国认为帝位被篡夺。自此,罗马教会完全摆脱懂罗马帝国的控制,僭越了加冕皇帝的权力,并将权力由神权延伸至政权,确立对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统治。

查理重新统一欧洲,史称“查理大帝”(另译“查理曼”,“曼”意为“伟大的”),其创立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神圣代表帝国具有的基督教性质,罗马表明对罗马帝国正统性的继承。

欧洲大部分地区实现政治统一,传统的古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融合,欧洲延续数百年的政治体制—封建制,也逐步形成。

封建制

大地主拥有附庸的武士。二者依据“献身”仪式(hommage)确立主仆关系,武士可获得土地,磨坊等收益,同时负有效忠主人的义务。

大地主部分或出身于西罗马帝国的元老院元老家族(前朝贵族),或出身于蛮族武士首领(征服者)。他们形成的新社会阶级,被称为“望族阶级”,即中世纪贵族阶级(拉丁语nobilis)。

查理被加冕后,定都亚琛,这也意味新罗马不再以环地中海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而是转入经营欧洲的中部和北部。

神罗疆域过于广大而交通不变,中央征服难以直接管理,故查理大帝采取早已存在的分封方式,建立帝国的分封制度。

帝国的土地分为数十块封地,分封于部下。这些人成为大封建主,被称作伯爵、侯爵、公爵。在法兰克语中:

  • 公爵一词为dux,来自拉丁语,意为首领,其封地最广,地位最显赫

  • 伯爵一词为conte,来自拉丁语的comite,意为战友,其封地较小,地位低于公爵;

  • 侯爵一词为marchis,来自日耳曼语的marka,意为边界地区封地的统治者。

每年5月,皇帝召集封建主大会,颁布重要决定,形成国家的法律。同时,皇帝经常派巡按使到各地巡视(刺史),监察法律执行情况和封建主是否忠于皇帝巡按使。有时,皇帝还亲率巡按使视察各封地。

封建主在各自封地高度自由,视自己为封地的“君主”,豢养大批骑士,发号施令,横征暴敛,欺压封地居民。

查理建立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满足军事需求,即皇帝可随时调配其附庸(封建领主),以及其附庸的附庸(封建主的骑士)。但该机制存在致命问题,即建立在皇帝与封建主个人的遗存关系上。随时间推移,这种关系很容易被破坏:封建主经常佯装忘记誓言,当皇帝宣召时,借机要求赏赐,否则按兵不动。帝国扩张阶段,查理新夺取的土地可满足封建主不断膨胀的欲望;查理继承者却无法夺取新的疆土,只能分封自己的土地,导致皇帝势力衰弱,丧失了中央政权的统治权威。

公元9世纪中叶,随着中央政权的不断削弱,皇帝逐渐失去了对封建主的控制;封建主的势力增强,不断扩大的封地变成了他们的世袭私产。封建主越来越不服从皇帝的命令,欧洲出现了“封建的无政府状态”,并一直延续到10世纪中叶。这一个世纪恰恰是阿拉伯人和蛮族人再度侵扰欧洲的时期。

软弱的中央政权无力抵抗外来侵略,人民对其丧失了信心。封建主便趁机加强自己的力量,把宫殿改造成城堡以抵御来犯之敌。人们因惧怕侵略者的肆意屠杀,纷纷寻求封建主的保护;为了生命安全,他们甘愿失去自由成为封建主的农奴。这样,封建体制在欧洲社会便牢牢地扎下了根。

瑞士阿尔高州的哈布斯堡城堡(拍摄于2021年4月25日)

再次的分裂与混乱

814 AD,查理大帝儿子“虔诚者”路易一世(Ludovico il Pio或Luigi I)继位,他将帝国领土分封给3个儿子。围绕领土和皇权的战争直至843 AD,最终签订凡尔登条约,形成三个王国,即意大利王国、日耳曼王国和法兰西王国。

  • 长孙洛泰尔(Lotario)承袭帝号,但有名无实,任意大利国王,其领土包括低地国家,阿尔萨斯和洛林,勃艮第,普罗旺斯,意大利北部及亚琛,罗马两座城市;855 AD,洛泰尔去世,中法兰克帝国分裂(直至19世纪)。

  • “日耳曼人”路易(Ludovico il Germanico)任日耳曼国王,领土包括意大利以北,莱茵河以东,及莱茵河以西的莱茵兰地区;

  • “秃头查理”(Carlo il Calvo)任法兰西国王,领土包括罗讷河以西所有领土。

《凡尔登条约》签订后的加洛林帝国版图

  • 南方,掌握先进航海技术的阿拉伯人成为地中海霸主,夺取科西嘉和西西里,并以此为跳板不断侵袭意大利和法兰西沿海,俘虏男女作为奴隶。公元845年,阿拉伯人洗劫了罗马城。公元10世纪,他们深入欧洲腹地的阿尔卑斯山脉,控制连接意大利和法兰西的交通要道数十年之久,劫掠过往商人和旅行者的财物。

  • 北方,公元8世纪末,来自北欧丹麦等地得诺曼人丹麦人,开始不断侵染欧洲其他国家,从英格兰直至黑海地区。公元10世纪,诺曼人直抵法兰西首都巴黎,查理三世与其首领罗洛(步行者罗夫,因身材过于高大,没有载他的马,只能步行)签订《圣-克莱尔-埃普特条约》,获得塞纳河口的卢昂地区,获得公爵头衔。公元911年,诺曼底公国建立,并皈依基督教。

    11世纪,大批诺曼骑士南下意大利,击败教皇国军队及统治意大利半岛南部的拜占庭和伦巴第人,驱逐了撒拉逊人,夺取了坎帕尼亚、卡拉布利亚、普利亚等地区。

    公元1059年,诺曼人的首领圭斯卡德(Guiscardo)与教皇尼古拉二世达成政教协议,被教皇加封为普利亚与卡拉布利亚公爵,其征服行为被罗马教廷所认可;同时他承诺进军西西里,驱逐阿拉伯人,使该岛重回基督教的怀抱。后来,在圭斯卡德的兄弟鲁杰罗一世(Ruggero I)的率领下,经过30年的激战,诺曼人终于打败了阿拉伯人,于1091年占领了西西里岛。公元1130年,鲁杰罗二世(Ruggero II)被加冕为西西里国王,兼领普利亚与卡拉布利亚公国。

  • 东方,公元9世纪,匈牙利人的祖先马扎尔人由遥远的东方草原迁徙至欧洲,侵入日耳曼、法兰西和意大利;公元955年,匈人被日耳曼国王奥托一世(Ottone I)打败,被迫退回匈牙利,之后皈依了基督教。

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936 AD, 萨克森公爵奥托一世登上日耳曼王位,955 AD打败马扎尔人入侵者,成为基督教卫士。961 AD,受教皇邀请,南下维护教皇利益,控制意大利北部。962 AD,受教皇加冕为“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与查理曼大帝不同,虽同承担保卫基督教的义务,但帝国疆域缩减至日耳曼地区(德奥)和意大利北部)。

955 AD, 马札儿人在今德国奥格斯堡附近横渡莱茵河

奥托一世加冕后试图控制罗马教廷,发布《奥托特权》声明皇帝具有批准教皇选举结果的权力,神权依附于政权。自此西欧数百年教皇与皇帝的权斗历史开始上演。

“主教—伯爵制”与克吕尼改革

考虑到封建领主可能不顺从皇帝,奥托一世将土地分封给主教,委托其管理地方事务。由于主教是神职人员,无子嗣,无法传位,故去世后,封地返还君主。皇帝和教皇都希望同时掌握政权和神权,皇帝试图干预教会的宗教事务,如自己向教会推荐主教人选,教皇也试图干预帝国的政治事务,让自己人成为伯爵。因此,二者之间必然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

“主教—伯爵制”有利于巩固皇权,却严重地影响了教会。人们谋求高级教职,不为宗教理想,而为牟取权力与财富,教会一步步腐坏堕落。自11世纪中叶起,一些虔诚的教士奋起反抗,呼吁教会改革,严禁皇帝和封建主干预教务,非宗教人士不得参与选举和任命教职 (Tips: 修道院直接受教皇保护,土地财产归于禄马教廷,封建主无法随意侵犯,故在改革中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位于法国马孔附近的克吕尼修道院,克吕尼改革运动的发起地

格列高利七世与亨利四世

1073年,克吕尼修道院的代表人物格列高利成为教皇。公元1075年,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教皇高于皇帝,有权评判皇帝和国王的行为正确与否,必要时有权罢黜皇帝或国王。此敕令将政“一切权力来自于上帝”解释为一切权力来自于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教皇,相当于对神罗帝国皇帝宣战。

1076年,亨利四世(Enrico IV)皇帝无法忍受耻辱,召集效忠皇帝的主教开会,宣布罢黜格列高利七世教皇,重申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格列高利七世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等同于剥夺统治权)。大封建主开始解除与皇帝的义务(基督徒无需承担对非基督徒君主的义务),纷纷反叛。亨利四世被迫在1月前往意大利中部的卡诺萨(Canossa)城堡,身穿僧袍在外静候3日,获得教皇宽恕,并恢复教籍。

亨利四世在卡萨诺城堡前向格里高利七世忏悔

之后,亨利四世卷土重来,拘捕格里高利七世,关押于罗马的圣天使古堡,并重新任命教皇为其加冕。占据意大利南方的诺曼人圭斯卡德干预,格里高利得以释放,但软禁于意大利南部的萨勒诺直至去世。

亨利四世和格里高利去世后,帝国与教廷之争延续数十年。1122AD,双方在沃尔姆签订《沃尔姆斯协议》,确定:主教由教士组成的选举会议推选,日耳曼主教的选举会议须在皇帝或其代表莅临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主教兼任封建主,皇帝则有权举行主教的叙爵仪式,授予其象征世俗权力的权杖。两个仪式的先后顺序极为重要,因为先者有权确定“主教——伯爵”的人选,而后者只有否定权;为了避免冲突,后者一般均予以认可。在两个仪式的先后顺序上,教廷也与帝国达成了妥协:在意大利等地,授予主教——伯爵世俗权力的仪式应在授予宗教神权之后6个月举行,在日耳曼,皇帝则可以先举行主教——伯爵的叙爵仪式,授予主教——伯爵相声世俗权力的权杖。两种不同的规定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在意大利,教皇的权力越来越大,而在日耳曼,皇帝的权力则大于教皇的权力。《沃尔姆斯协议》宣告激烈的对抗得以缓和。历史证明,该协议最大受益者是罗马教廷,它进一步加强了教廷在整个天主教会中的统治地位。

沃尔姆斯主教座堂内景(拍摄于2022年8月2日)。其主祭坛下方安放有康拉德二世等皇帝或主教的灵柩。在此与教宗签订《沃尔姆斯协议》的亨利五世则安葬于施派尔主教座堂

格里高利的改革使教皇在教会掌握绝对权力,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依次为教皇、枢机主教(即红衣主教,枢机团有权选举下一任教宗,教宗也由枢机团成员中选出)、大主教、主教、本堂神甫、助祭等。枢机主教享有教皇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组织结构延续至今。同时,东罗马帝国所控制的东欧不承认教皇权威,视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为精神领袖。东方教会有着一套与西方教会不同的祭祀礼仪和对神学的理解。所以,当罗马教皇试图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最高领袖时,东西方教会的分裂在所难免。公元1054年,罗马教皇利奥九世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相互革除对方的教籍,东西方教会彻底决裂 。

中世纪封建等级

贵族 (aristocracy)、僧侣 (monk) 和农民 (peasant)

贵族
包括皇帝、国王、封建主、骑士,主要从事军事活动,保卫和扩张国家或封地的领土。事实上,中世纪的贵族就是骑士,皇帝和国王是最大的骑士,封建主是拥有封地和爵位的骑士。绝大多数普通骑士没有封地,为领主服务,同时受领主保护。为了豢养大批骑士,封建主必须残酷地剥削劳动者。

封建主为防御需要,修建城堡。封地居民在战乱时可进入避难。周边居民为寻求乱世中的安全,将土地献给城堡主,称为封地居民。封建主土地、权力、威信由此不断扩张。小封建主渴望战争,取得竣工,获得丰富的战利品和更大的封地。大封建主奔波于国王或皇帝的宫廷与封地之间,在宫廷中他们是臣子,在各自的封地,他们却是名符其实的“君主”。城堡中设有法庭,可以处理封地居民之间的纠纷,对偷窃、抢劫等轻罪,可做出罚款、杖罚、鞭罚、拘禁等判决;叛国、凶杀等重罪,则须由国王或皇帝指定的法官审理。

公元10世纪后,随马掌(保护战马不易受伤)和马镫(双手武器)的普遍采用,战马成为名符其实的战争机器。因此,随技术发展,可披挂与步兵相同的重甲,配备重型武器,并拥有“长枪冲击战术”的重骑兵在军队中比重越来越大。

理论上,任何拥有战马和武器装备且受过基督教洗礼的人,无论出身,都可以被豢养他的封建主加封为骑士,成为封建主的封臣(法国文学“武功歌”)。但平民很难不从事劳作而专门训练,并购置昂贵的骑士装备。故骑士多出身贵族,自幼学习骑术,练习使用兵器。几乎每一个大封建主的城堡中都开设骑士学校。小封建主和骑士的子弟7岁时便被送到那里接受教育,从侍童做起,兼做家务或陪伴夫人。12岁时开始习武,成为城堡主的正式侍从,并随其狩猎,参加比武和征战。当主人确认他已经完全具备了骑士的条件时,便举行加封仪式。主教首先为受封骑士的矛、剑、盔、盾、马刺等物品祈福,接着受封骑士披挂上这些装备,朗诵祈祷词和誓词,表示承担骑士义务。最后,主教或城堡主走到下跪受封的骑士面前,在其颈部或肩部重拍一下,庄重地宣布“我以上帝的名义加封你为骑士”。当新骑士配剑时,主教/城堡主会用剑轻击其脸颊,被称为dubbing,即配音。

骑士们在城堡内比试剑法(拍摄于瑞士伦茨堡,2022年9月11日)

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之后,大规模对外战争结束,但骑士尚武习俗并未改变,封建主争权夺利冲突仍然存在,故骑士间争斗继续。

为保护家族的财产和权势,使封地和封号世代相传,封建主去世时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一个儿子,因此出现了长子继承制,即长子继承封建主的爵位和封地,其他的儿子只能选择成为僧侣或骑士。僧侣凭家族的势力支持发展较快,一些人可能成为主教,甚至教皇,其成就又会大大提升家族社会地位(如美第奇族产生四位教皇)。骑士则往往为另一封建主服务,成为封臣。既不能成为僧侣又无缘封臣的贵族子弟,则往往成帮结伙地在社会上游荡,打架抢掠,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为维护社会秩序,教会进行干预,试图引导他们走上正路:公元11世纪后期,成立了旨在将纨绔子弟改造成上帝卫士的教会骑士团,将这些游手好闲、恶习成性的贵族子弟加封为骑士,其必须改邪归正,宣誓保护神职人员、穷人、妇女和儿童等弱者,惩恶扬善,捍卫上帝的王国。

僧侣
僧侣包括俗间僧侣(clero secolare)和隐修僧侣(clero regolare)两类,最高代表为罗马教皇。俗间僧侣分布于各地教堂,被称作神甫,服从各地主教的领导,与民众直接接触,帮助民众解决世俗生活问题,取得民众信任,引导其灵魂得以救赎。主教生活在城市,成为中世纪城市真正统治者,不仅管理教会财产,行使司法权,还掌控军队。

沃尔姆斯教堂及其附属建筑模型(拍摄于2022年8月2日)。教堂北侧附属建筑为主教宫殿,与教堂侧廊直接相连,主教为城市实际统治者

隐修僧侣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修道院,被称作修道士,他们服从修道院院长的领导,严格地遵守修道院的规章,祈祷上帝,从事生产,把自己的一生完全奉献给上帝。在中世纪早期的混战中,隐修僧侣帮助了民众,并为保护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赢得了信徒们的信任和支持,修道院的重要性和财富急剧增长,隐修僧侣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控制僧侣等级的高级教职一般由贵族出身的人担任,因为只有在有权势的家族的支持下,教士才有可能当选修道院院长、主教和教皇。

德国毛尔布隆修道院内役工(lay brother)聚会的房间,现已辟为音乐厅(拍摄于2022年6月5日)

僧侣等级本应掌控神权,但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世俗权力,它与贵族等级一起构成了欧洲封建中世纪的统治阶级

农民
农民的绝大多数是农奴,战乱年代为自保不得不寻求封建主或教会保护,丧失个人土地及人身自由,劳役世代相传(serfdom 农奴制),但人身不可买卖。

封建主、主教和修道院的土地被分成许多庄园,由主管负责管理,一般分为三类:

  • “领主耕地”,包括田地、葡萄园、果园等,由佃农(农奴)耕种,其收获全部归领主所有;
  • “佃农耕地”,由小块田地和葡萄园组成,也由佃农耕种,领主从收成中抽取租税;
  • “公地”,用作牧场的草地和树林,领主和佃农都可以使用,但佃农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

除为领主无偿劳作并缴税外,佃农还要承担其他名目繁多的赋税和劳役,如:战争税、婚嫁税、磨房税、养路税、过桥税、砍柴税、遗产税等。此外,还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欧洲基督教会依据《圣经》所载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向居民征税)。

除农奴外,封建主的领地上还生活着许多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是封建主的私人财产。奴隶可以娶妻生子,成立家庭,但他们本人、子女、生产工具,乃至生活用品都归封建主所有。中世纪奴隶的生存条件比古罗马奴隶要好一些,一般都接受过基督教洗礼。由于教会禁止虐待基督徒,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奴隶处境的恶化。奴隶分为“居家奴”和“奴仆”两类。“居家奴”为封建主耕种土地,服劳役,封建主为他们提供住房和土地,他们的生存条件与佃农相差无几。“奴仆”一般生活在封建主的家中,主要服侍封建主及其家人。有些心腹奴仆还会被封建主任命为庄园主管,代其管理庄园事务。

中世纪战乱不断,海盗和山贼肆虐。因运输困难,风险大,远途贸易基本中断。封地的经济几乎是封闭的,唯一的商品交换活动是封地上的集市贸易,换取食盐及铁制农具等生活和生产资料。

斯特拉斯堡教堂附近的集市 (拍摄于2021年12月26日)

有关农业/集市的知识补充

  1. 德国,先有教堂后有城市。神罗向东扩张,强制传教。诸侯赏赐土地于教士,建立传教据点(主教领地)。核心位置建设小教堂,周边土地分给愿意开垦的农民,并收取粮食为田租。教会获得收入后,招募石匠、木匠进一步扩建教堂,逐渐,附近出现铁匠铺,仓库,货场,小酒馆等。朝圣者、旅游者和行商也开始出现,城市诞生。
  2. 德国的犁与其他国家不同。10世纪,重犁发明,便于深耕,德意志人终于找到适合自己土壤和气候的耕作方式。但犁刀太深,需要4头牛,故村民集体劳作。一条垄沟连绵,各人田地产权无法分清,因此集体劳作、协商并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决断。自此,德国逐渐形成了尊重权威,服从集体,重视协作的传统。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状况

文化掌握在贵族(皇帝、国王、封建主和骑士)与僧侣两大统治阶级手中。政治和军事的中心在城堡,文化中心在修道院。战火使得中世纪的城市丧失古罗马时期的繁荣,位于乡村和山区的城堡与修道院中涌入幸存下来的市民,以获取保护。主教却依然坚守在城市的教堂中,在自己管辖的教区里继续行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灭亡。此时的城市徒有其名,实际上已经乡村化了(一般仅有两三千居民)。

城堡内的贵族尚武轻文,修道院成为文化传播的中心。所有渴望获得文化知识的人都要在修道院里学习,接受基督教的文化教育,包括拉丁语、历史、算术、几何及各类自然科学,如植物学、矿物学、医学等。皇帝、国王和封建主身边的文职官员也必然由掌握文化的僧侣担任。

教会完全控制文化,使其彻底地基督教化。教会篡改灿烂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为传教服务,神学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至高无上的学科,“信则明”成为中世纪哲学思想的基础。基督教会大力宣扬上天重于人间、来世重于今生、灵魂重于肉体的神秘主义

圣事(sacramento)亦称“圣礼”,是基督教的重要礼仪。天主教和东正教都认为“圣事”共有7件,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圣事(圣餐)、终傅、授神职礼和婚配。新教一般只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

  1. 洗礼
    亦称圣洗,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分为“注水洗礼”和“浸礼”两种。行注水洗礼时,主持洗礼者在受洗者额上洒少许清水,水顺额头流下,同时念诵规定的洗礼词。行浸礼时,主持洗礼者念诵规定的洗礼词,引领受洗者全身浸泡在水池中片刻。早期基督教会经常举行“浸礼”,有些古老的教堂附近还设有专门的浸礼池。8世纪以后,因“浸礼”很不方便,尤其对体弱病残者更是困难,西部教会行“注水洗礼”者日增,12世纪以后,天主教会全部采用“注水洗礼”。东正教和新教的某些教派(如“浸礼会”等组织)至今仍然举行“浸礼”。
    基督教认为,洗礼(Battesimo)是耶稣基督定立的圣事,它可以赦免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peccato personale又称“现犯罪”,意为除“原罪”之外,人们违背上帝意志所犯下的罪),赋予其“恩宠”和“印号”,使其成为教徒,并有权领受其他圣事.

  2. 坚振

    “坚振”(Confermazione)亦称“坚振礼”或“坚信礼”,是基督教的重要圣事之一。洗礼后经过一段时间,入教者要接受“坚振礼”,这是一种“按手礼”,由主教施行。行礼时,主教把手按在领受者头上,念诵规定的礼仪词。教会认为,该礼仪能够使“圣灵”降临至受礼者的身上,以坚定其信仰,振奋其灵魂,故称其为“坚振”。据《使徒行传》记载,圣彼得、圣约翰和圣保罗都曾为信徒行过“按手礼”,使他们得到“圣灵”。主教被认为是使徒的继承人,故“按手礼”一般应由主教施行。新教有些宗派也行“坚振礼”,但并不认为该礼仪是基督亲自设立,故不称其为圣事。

  3. 3.告解

亦称“办神工”,俗称“忏悔”。基督教认为,为了赦免教徒领洗后对上帝所犯下的罪过,使他们重新获得上帝的恩宠,耶稣基督亲自定立了这一圣事。行告解(Confessione)礼时,教徒向神甫说明对上帝所犯下的罪过,并表示忏悔;神甫则应对教徒的忏悔保密,并向教徒阐明如何补赎罪过,取得上帝的宽赦。

4.圣体圣事

亦称“神交圣礼”。天主教称其为“圣体圣事”(Eucarestia),其礼仪被称作“弥撒”(Messa);东正教称其为“圣体血”(Divina Liturgia);新教称其为“圣餐”(Santa cena)。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在与使徒共进最后晚餐时,对面饼和红酒做了祝祷,然后将其分给使徒食用,称面饼是自己的身体,红酒是自己的血液,象征他为了免除众人的罪过而舍弃自己的身躯和鲜血,并命令其后世门徒施此礼仪,以纪念他为解救人类而献身。行此礼仪时,主持礼仪的神职人员首先祝祷面饼和葡萄酒,然后由信徒领食。

5.终傅

在教徒临终前,神甫用主教祝圣过的橄榄油涂抹其耳、目、口、鼻和手足,并诵念一段祈祷经文。基督教认为,通过终傅(Estrema Unzione)可以赋恩宠于受傅者,减轻其身体与精神的痛苦,赦免其罪过。

6.授神职礼

亦称“授圣职礼”或“派立礼”(Ordinazione)。基督教会对神职人员授予神职时所举行的礼仪,各教派所采用的方式不尽相同。

7.婚配

在教堂中,由神甫主持,按照教会的规定举办结婚仪式(matrimonio)。仪式的主要内容有:神甫询问男女双方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神甫诵念规定的祈祷经文,并根据《玛窦福音》中的信条宣布:“凡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11)然后向婚姻双方祝福。新教不视其为圣事,但有邀请牧师证婚的习惯.

相关链接

Map of the Ancient World -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FOLLOWING HADRIAN Hadrian’s travels

What was the ceremony for making a knight?

2 Easy Steps to Download Historical Weather Data Windows电脑工作环境配置笔记

Kommentare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